面对疫情可能带来的焦虑和恐惧,“心理防疫”应该怎么做?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压力该如何缓解?
这次疫情,来得突然,病毒传播快,被感染的人多,受影响的行业多,让很多人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。在以往调整的众多心理疾病患者中,有的虽然有恐惧情绪,甚至很强烈,但他们并没有实质的危险,是焦虑放大的。而面对疫情,出现恐惧情绪是正常的,因为确实有被感染的风险。
面对疫情,首先让大众了解病毒传播的特点,让大家知道掌握有效预防的方法,客观的解释被感染者治疗和康复情况,以减少心理压力。面对疫情,会有焦虑和恐惧情绪,这是正常反应,接纳自己的情绪。
其次不过度关注疫情信息。疫情信息铺天盖地,正面的负面的真的假的,而且一些信息互相矛盾,普通民众很难分辨,所以确定几个相对公正客观的网站,每天用少量时间了解就可以了,不要让这些信息左右你的生活。
再则互联网时代,资讯爆炸,疫情的来临,社交媒体无疑会大范围的报道疫情情况。因此,我们可以每天给自己足够的时间,尝试着远离手机,即便上网浏览,也尽量固定只看几个你信任的信息源,用不着没日没夜去“刷”。
另外可以转移注意力,可以听听歌、看看电视、电影、视频以及多运动增强体质的同时可以有效的放松心情。一日三餐要规律,找一个爱好发展,比如互联网创业等,观看知识,娱乐视频,还可以在纸上写下你的一些烦恼的事情呀,一些焦躁的事情,把它写下来,然后把它撕掉,扔到垃圾桶去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。
最后要通过官方途径学习掌握正确的防控知识,为自己、为家人、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当我们把心思放在具体的事情上的时候,掌控感回来了,就不会过于焦虑和恐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