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有成竹的近义词如下:
指挥若定、大刀阔斧、了然于胸、急中生智、心中有数、成竹在胸、胸中有数、计上心头、举棋若定、心知肚明、成基锋竹于胸、胜券在握。反义词:不知所措、束手无策、张皇失措、胸无成竹。
胸有成竹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,最早出自宋代苏轼的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。胸有成竹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;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;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成语寓意:胸中的竹子是他长年累月细致入微观察竹子的结果。其实,任何东西只要肯钻研、肯用心、肯琢磨,并且不怕吃苦,就能学得透、学得精。无论做任何事情之前,都应该在动手前做好充分的计划,做到心中有数,否则遇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,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错误。
最早出处:竹之始生,一寸之萌耳,而节叶具焉。自敬厅蜩腹蛇鲋,以至于剑拔十寻者,生而有之也。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,叶叶而累之,岂复有竹乎?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执笔熟视,乃见其所欲画者,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,以追其所见,如兔起鹘落,少纵则逝矣。
与可之教予如此,予不能然也,而搏稿晌心识其所以然。(宋·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)。演变过程:与可画竹时,胸中有成竹。(宋·晁补之《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》)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“胸有成竹”。